第714章 精致的帽筒-《天眼:鉴宝无双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赵轩和旁边坐着一直没吭声王老对视一眼,随即大笑起来,这算是歪打正着吗?

    现场有识货的人也没忍住笑出声来,边笑还边道:“老胡,你这是走了狗屎运。”

    胡宏深被笑得有些迷糊,这就是笔筒啊,有什么好笑的。

    当然,这样的笑更多的是打趣,是对老胡同志运气的认可,毕竟连东西都认错了,还能捡到好玩意,这运气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。

    而且,这可不算是小漏。

    “胡叔,这是官帽筒。”

    “啥,装帽子的?”胡宏深都懵了,这玩意能把帽子塞里?

    赵轩忍着笑意解释道:

    “清时期的顶戴花翎,有两个后摆,所以不能叠压着放,通常都需要悬挂起来。

    而且古人也有言‘冠不落地,鞋不上桌’,所以就专门制作了一个帽筒,将帽子放在瓷筒之上。

    看上去像是笔筒,但相较笔筒可高多了。

    就像眼前这一件,毛笔要是装进去,用时还得将它反置倒出来,毛笔可没那么长。”

    胡宏深喜道:“这么说,是不是比笔筒还要贵?”

    赵轩摇了摇头,其实帽筒存世量不少,萌发于康熙,到清晚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。

    早期是官员在用,但因其实用性,渐渐地,稍有资财的家里都会有,

    发展到清末时期,已经列入了婚嫁习俗之中,如嫁妆瓶一样,作为陪嫁之物。

    不过,存世量大并不代表就一定价值低,关键还是在精之一字上。

    “您这个帽筒,与清晚期还有些不同。清晚期多是一体成形的实体,图案繁杂就不多说了。

    在我看来,您这一件能到清中乾隆。

    粉彩始于康熙,精于雍正,而真正官民窑皆用,大面积烧制则在乾隆。

    您这个之所以说精致,就在这小抽屉的设计上,这个原本口沿处应该还有一个镂空的铜网。

    抽屉中放置一点木炭,再将帽子放上,可以有效的驱除因长期佩戴而产生的异味,烘烤出里面的汗气。

    这是我目前为止,看到最精致的官帽了,胡叔,能上拍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你小子都说好,那我就更舍不得卖了,改天寻摸一个顶戴花翎,咱放在一起摆着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