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0章 归还-《这游戏也太真实了》
第(2/3)页
“蜂巢。”
这个词曾数次出现在联盟生物研究所对“盖亚”的研究报告上,并且作为社科院的联合研究课题进行立项。
当初他纯粹是出于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学习人联语,才查阅了这些存在于游戏背景板中的资料。
而随着他们对废土的深入,逐渐旧日战场的中心前往了那些被“余波”席卷的废土,这些资料也就逐渐被他搁置在了一旁。
如今他却又重新回忆了起来。
他还记得是在一篇研究报告上,一位名字他已经记不起来的研究员提出了自己对“盖亚”意识体起源的猜想。
那个研究员认为,“盖亚”并非是直接从黏菌进化成的高等文明,而是高等文明从更高等的生命形式跌落下来之后形成的结果。
即,向下的螺旋。
凡人想要战胜巨人,不一定非要成为更高更强的巨人。
还可以成为蟑螂。
就算巨人能将蟑螂一脚踩死,也无法将所有的蟑螂都踩死。
只要在巨人看不见的地方疯狂繁殖,最终获胜的一定是食谱更广泛且适应性更强的蟑螂。
人类文明存在的时间过于短暂,很难从自身身上窥见进化树的全貌。
但若是将时间轴拉到足够长度,其实在地球上也是能找到证据的。
比如诞生于石炭纪的蟑螂,就淘汰了在食物链的地位远高于它的恐龙。
一般情况下来讲,人当然是不能变成蟑螂的,但变成另一种哺乳动物的技术却是在《废土ol》的背景中存在的。
譬如79号避难所的“永世”计划,便有研究员提出要用现有的基因技术diy一个能够度过废土纪元的强悍物种,并且承载人类的意识。
这个计划虽然最终失败了,但也并没有完全失败——至少有两个人成功了,而其中一个还在79号避难所里待着。
至于死爪,更是跑的满废土都是。
而事实上,这正是高等生物或者说文明,为了文明的延续而对原有的原则作出的妥协,或者说对其文明性进行“主动降维”的行为。
基于这些现有的线索,那个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假说。
假设在一颗孤立的星球上存在一个名叫盖亚的族群。
这个族群中存在ab两个主要分支。
而为了战胜彼此,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抛弃了底线,最终都从巨人变成了黏菌——并且双方都再也回不去了。
这个过程并不是瞬间完成,也许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博弈与内耗的过程。
首先他们得卑微到尘土里,并且为了生存可以无所不用其极。
再然后,双方一点一点地降低自己的底线,从巨人变成凡人,再从凡人变成蟑螂……最后一步一步降低对环境的需求,直到每一颗细胞都泡进了培养液。
而当他们对自身的降维到达了极点,放弃除了“存在”之外的一切目标,并且就像一颗压缩到极限的弹簧,已经无法再继续压缩的时候……他们终于在坍缩中迎来了最后的“大爆炸”。
没有人知道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具体是什么样子。
同样,对于生活在大爆炸之前的“盖亚”们而言也是——没有人知道爆炸之后它们会在哪里,会去哪里,又会变成什么。
无数聪明的个体在丛林法则的博弈下得出了最优解——
那便是消灭个体的意志。
毁灭吧。
我们累了。
于是,蜂巢意识体诞生了。
祂让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,种群与种群之间不再继续无休止的斗争,也不再继续任何向上或向下的螺旋。
在祂的意志下,死寂的星球重新复苏,一切的营养物质都将服务于一个最终且唯一的共识——
那便是“存在”。
或者说——
活下去。
它们将永远存在空洞的宇宙,忘记关于过往的一切,靠着dna中留下的只言片语去进食、繁殖、扩张……亦或者静止。
当然,这仅仅是《废土ol》中一名研究员针对盖亚星球提出的假设,并不是最终的结论。
不过细思极恐的是,方长猛然发现,提尔采取的其实正是这条邪道——不能变成巨人,那就变成蟑螂。
或许提尔能通过不断突破底线的方法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惨胜,但也没准会在即取胜的前一秒被幡然醒悟、同样突破底线的敌人彻底消灭掉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