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七章 为谭富英先生说句公道话(求推荐,求月票!)-《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裴琰之淡淡的说道,“其实,每个人的唱法都是有来历的,而且每一出戏,也是可以寻根溯源的,《四郎探母》这出戏,最早可是没有,是梅兰方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根据《昭代箫韶》改编成了8本连台本戏《雁门关》,并亲饰萧太后,名动一时,在那卷著名的《同光十三绝》中,就有怹老人家的萧太后。作为京剧前三鼎甲的张二奎先生从其中摘取了部分情节,编演了一出以老生为主的戏《四郎探母》,张二奎亲自饰演杨四郎。而谭富英先生的父亲,谭小培先生,就是张二奎先生的徒弟许荫棠的徒弟。”

    裴琰之这一下将《四郎探母》的来历说明了一下,而且还把谭富英的师承也说了出来,不过,这些东西王珮虞也是心知肚明,她也不动声色,想听听裴琰之会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裴琰之继续说道,“而最早的《四郎探母》可是没有嘎调的,而且很多东西跟现在的《四郎探母》差距非常大!”

    王珮虞眉头一皱,她对这个还真是不了解,不由得心中一阵黯然,这就是传承的差距吗?

    窦文滔也是一愣,好奇的问道,“过去的《四郎探母》没有这个嘎调吗?那是什么时候有的呢?”

    裴琰之笑着说道,“说来也巧,其实这个嘎调就是谭富英先生的祖父,谭鑫培先生加上去的,当初谭鑫培先生可是算是华夏最火的老生演员了,而当初的谭鑫培先生最拿手的是文武兼备的老生戏或者武生戏,像《四郎探母》这种纯粹的文戏,他倒是不怎么喜欢,最后他拿出这部戏的时候,把里面很多的地方都给改了,而且还把“叫小番”改成了嘎调,其实当时在津门的那场演出,谭富英先生用的是奎派的唱法,所以,并没有唱嘎调,而台下的观众都以谭鑫培先生改过之后的版本为准了,所以,才在那个时候叫了倒好,其实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津门观众对奎派的《四郎探母》不甚了解而已啊!后来在京城的时候,谭富英先生再次演出《四郎探母》,也并没有用嘎调,结果,京城的观众非常买账,称赞他学有本源,不以嘎调眩人,正是老奎派风范,所以,这才是谭富英先生在津门被叫倒好的原因!”

    听完了之后,其他三人全都沉默了下来,窦文滔和马未嘟都看向了脸色阴沉的王珮虞。

    只见王珮虞忽然哈哈大笑,站起身来,笑着说道,“没想到这个公案今天倒是有了个了结,裴先生所说,有理有据,而且追本溯源,替谭先生讨回了公道,估计从今天开始,再也不会有人说三块三,叫小番这句话了,我,王珮虞,为之前的不当言论道歉,是我错信了传言,在这里玷辱了前辈的名声,回头我就去谭家,以表歉意!”

    裴琰之一听这话,不由得叫了声好,说道,“虞老板果然是胸襟开阔之辈,琰之佩服!”

    王珮虞哈哈一笑,说道,“知错改错,这是我辈中人必须要有的态度,再说了,我也是一时口快,说了谭先生的一个小故事,并没有唐突前辈之意,只是忽然想到了这个故事而已,没想到这个故事竟然是一些好事之人编纂的,也是让在下羞愧的很啊!”

    窦文滔也是哈哈大笑起来,说道,“精彩,精彩,这两个故事同样的精彩,其实这就是我们的人生,总会有人受到别人的误解,而自己在面对误解的时候也没法解释,因为别人总愿意相信那个被误解的事实!”

    王珮虞也是不禁摇了摇头,惭愧的一笑。

    窦文滔继续说道,“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,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,网络上一张图,随便写几个字,配上一段音乐,就会引来无数人的指指点点,有的时候,事实跟上面的文字恰恰相反,但是大家就愿意相信自己第一次看到的这个,后面就算当事人百般的解释,也是苍白无力的!”

    马未嘟淡淡的说道,“其实这就是人性,人性之中就有这种先入为主的东西,这也是没法避免的!”

    窦文滔看着气氛有些沉闷,于是哈哈一笑,说道,“不说这些了,我们继续聊京剧吧,对了,我一直听说过京剧界有这么一句话,生旦净末丑,神仙老虎狗,这第一句我知道啊,但是里面这个‘末’去哪了!”

    马未嘟也是一愣,说道,“对啊,现在都说生旦净丑了,这个‘末’确实没有了啊!”

    裴琰之笑着说道,“对,这个‘末’啊,在过去也是唱老生的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二路老生,就是两个老生演员,他是配角,所以现在这个‘末’直接就并入到老生这个行当中去了!”

    王珮虞点点头,说道,“琰之说的没错,在过去的时候,‘末’这个角色还是很重要的,但是京剧老生当家之后,这个‘末’就越来越边缘化了,后来直接就并入到‘生’行之中了。”

    窦文滔这才一脸恍然的说道,“原来是这么回事啊,我还以为是我记错了呢,从小的时候听说就是生旦净末丑,结果现在听的都是生旦净丑,我还以为我有了‘曼德拉效应’呢!”
    第(2/3)页